口腔健康保健知識
很多人認為拔完牙後應該要塗些藥讓傷口儘快癒合,事實上這是不當的處理方式,因為處理傷口最好的方法是先除去任合病變的組織,維持傷口的清潔,增加個人的抵抗力,防止傷口的感染,塗藥或是抹藥粉反而會刺激傷口,影響傷口的癒合速度,在傷口還沒有完全癒合的時期,口腔中會有血腥味,有些人會利用漱口把血腥味去除掉,卻發現傷口不但不容易癒合而且產生發炎腫痛的現象,這是因為血塊的形成對傷口的癒合十分重要,不但有益於傷口的癒合而且可保護傷口不會遭受病菌的感染使新生微細血管有個良好生長環境,營養能順利送達傷口處,使得傷口復原迅速。所以要切記拔牙後除了要限制吃太硬或太刺激的食物,盡量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外,千萬不要再漱口將血塊漱掉了,另外可以增加食物中蛋白質及多種維他命的營養補充,藉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縮短傷口癒合時間。
在治療的前後,要特別注重個人口腔衛生保健養成正確刷牙方法及習慣選用良好口腔清潔用品能夠徹底將牙菌斑及牙結石清除掉,不但可以防止傷口發炎感染還會保護及增進傷口的癒合。
病人到牙科診所求診,大部份是因為牙痛,為了要了解牙痛的原因,醫師會為病人做很多的檢查,譬如找出痛的位置,牙齒有無蛀洞,牙齦有無腫脹或出血,臉頰有無腫大,有時會用器械敲一敲牙齒看病人感覺如何,用冷熱水觀察牙齒的反應,用手來觸摸淋巴腺有無腫大,詢問病人過去牙齒治療的情形,如有需要則照一張x光片,根據以上的資料,醫師會判斷病情如何再加以治療。
最常見的牙痛是急性牙髓炎及急性牙周炎,一般來說牙齒有蛀洞曾經補過而牙齦沒有不正常變化,淋巴腺檢查也正常,而疼痛非常劇烈尖銳且隨脈搏跳動,這種情況多半是急性牙髓炎。若有牙齒鬆動,牙周化膿出血,淋巴腺腫大,x光片檢查發現牙周組織不正常,這時多半是及性牙周炎。如果是無法控制的急性牙髓炎、牙根間病變或牙髓已經壞死時,牙醫師才會考慮把牙齒內的牙髓組織除去,再給於其它的治療,因此並不是牙痛就一定要抽神經,抽神經的目的是要防止病症擴大,除去病灶以保存牙齒,抽神經後的牙齒雖然保存下來,但是已經變成一顆殘廢的牙齒,因為經由牙髓細胞進入的營養及代謝已經中斷,牙齒光澤減退,牙齒的脆性增加,無論如何抽神經是萬不得已的方法,至少比把牙齒拔除掉要強些。因此一有牙痛的現象,最好立刻找牙醫師檢查治療,不要偷懶,延誤就醫時機,到了非得抽神經甚至拔牙的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吃下止痛藥可以減緩牙痛的症狀,但是當藥效過了,腫痛依然存在,因為不了解牙痛真正原因就無法完全解除牙痛,而需要一再的服用止痛藥以減輕疼痛,所以應該要去看牙醫師,為你詳細檢查找出牙痛的原因而後對症下藥。
牙痛的原因很多如牙齦炎、牙周炎、牙髓炎、牙根尖病變、琺瑯質或象牙質耗損、蛀牙、三叉神經疼痛、腮線炎、蜂窩組織炎、牙冠周圍發炎、慢性齒槽炎以及腫瘤,如果發現有細菌感染發炎的現象,還要合併服用抗生素才能控制病情。
因此牙痛時不要以為吃止痛藥就沒事了,一定要給牙醫師檢查找出病因加以治療,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除此之外,平時要注重個人口腔衛生保健,養成正確刷牙方法及習慣,選用良好口腔清潔用品,能真正有效分解牙菌斑、去除牙結石,就能排除致病的元兇,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
一般牙齒矯正都會採用金屬冠、套、鈕扣矯正線及活動牙架來做矯正用材料,在鈕扣矯正線及金屬冠固定後,患者每日所攝取之食物殘渣附著在它們的周圍不易清除,容易侵蝕琺瑯質,而矯正活動牙架帶在患者口腔內難免壓迫牙齦及牙齦乳頭產生發炎現象,導致矯正完成後牙齦脫離齒頸部的後遺症,因此於矯正治療時必須特別加強口腔清潔護理,選用好的口腔清潔用品,徹底分解牙菌斑清除牙結石才能避免矯正治療時所發生的後遺症。
鑲補假牙時難免傷害到牙齦及齒頸部而導致有傷口及出血現象,為促使牙齦快一點復原,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經常敷藥,造成醫師及患者的不方便,若是假牙固定時黏著物壓迫致時牙齦及牙頸部長期慢性發炎及傷口出血,加上有些人對假牙所含金屬成分產生過敏症狀,使得假牙無法順利裝配或因佩戴不成功衍生許多問題及後遺症,因此製作假牙的時候必須特別加強口腔護理,不要讓傷口遭受到細菌感染,保持牙齦及齒頸部在健康狀態,使得假牙裝配不致發生偏差,配戴較容易成功,如此才能達到美觀耐用的效果。
定期口腔檢查的目的除了檢查是否有蛀牙及牙周病外,還有其它的問題需要了解,譬如對兒童來說其長牙與換牙的時間順序,上下顎骨的發育情形,舌繫帶是否過常或太短,牙齒發育的情況,口腔清潔衛生習慣是否良好及咬合狀況等,對成年人及老年人來說要注意牙頸部及咬合面的磨耗情形,下顎關節的變化,假牙的使用與牙床是否有萎縮現象,牙根部份有否蛀牙,最重要的還要檢查是否有無口腔腫瘤。
多久做一次定期口腔檢查?應該是按照年齡及是否接受過某種特殊治療而定,就年齡來說,幼兒因正處於乳牙發育時期,學齡兒童則正於乳牙脫落恆牙長出交替狀態,故必須三至六個月檢查一次。成年人及老年人由於牙周組織的變化及腫瘤機會增加亦應每六個致一年做一次定期檢查,至於接受過牙周病手術治療與矯正治療的病人則要依據醫囑做定期及不定期的檢查,因此多久檢查一次是視需要而決定的,但至少應該一年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根據國外許多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飲水中含氟的確可預防蛀牙,這樣的結果於1950年經過美國牙醫學會認可並支持飲水加氟為有效的預防蛀牙的方法,中華牙醫學會於1979年也贊成飲水加氟,因此使用氟化物預防蛀牙的效果是十分確定的,而且在牙醫師指導下使用,只要是方法正確,不論是塗氟或使用含氟漱口水都是相當安全的。
家長都知道愛吃糖的小孩容易蛀牙,所以嚴禁小孩吃糖,事實上我們不應該禁止小孩吃糖,當小孩飢餓時吃糖可以增加血糖,補充熱量,那麼應該如何吃才是理想的方法呢?第一在時間方面要避免在兩餐之間或是隨時吃甜食,因為這樣小孩的口腔會一直在酸性的環境中自然就容易蛀牙了,第二在量的方面甜食的量對蛀牙的產生並不影響,換句話說,每次吃糖不在量多少而在次數多少,若有十顆糖一次吃完和分十次吃完是完全不同的,分十次吃完當然較容易產生蛀牙,第三在質的方面一般來說容易黏著的糖不易清潔越是容易產生蛀牙,吃完甜食後三分鐘口腔就會產生酸性物質,所以吃完甜食後應該立刻刷牙或漱口,否則等半個鐘頭過後再刷牙牙齒已經遭到破壞了,因此只要注意並遵守上述幾點原則,合理而正確的給小孩吃糖或甜食並不會產生蛀牙。
吃口香糖對牙齒是好是壞常是一般人爭議的話題,吃口香糖對牙齒的好處是增加唾液的分泌及清潔效果,其次是持續而適度的咀嚼可使牙根及牙床強壯有力,壞處是含糖分過多的口香糖反而容易導致蛀牙發生,因此使用不含糖(尤其是蔗糖)的口香糖是值得考慮的,但是不能因為吃口香糖有這樣的好處就放棄清潔口腔更好的方法如刷牙、使用牙線及口腔清潔用品。
用牙線清潔時可以來回的拉動,使牙線滑進牙縫間將牙菌斑或堵塞的食物牽引出來,在牙線透過牙縫後牙齒會恢復原來的位置,若是用牙籤硬插在牙縫中常會使得牙齦乳突 或是牙周組織受到破壞而引起口腔病變,所以使用牙線效果好也比較安全。
相關新聞
口臭問題嚴重的妨礙了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交流,其實可以通過日常的飲食上入手來解決口臭的問題。口臭吃什麼?養生之道網小編為大家推薦10款預防口臭的食物,大家可以認真的認識下,或者解決口臭問題就是這麼簡單。
口臭吃什麼
1、牛奶
大蒜味的天敵吃大蒜後的口氣難聞,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2、檸檬
性酸,味微苦,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時加上一些新鮮檸檬汁飲用,可去口臭。
3、香芹菜
這種草本植物最有助於消除口中的異味,尤其是煙味。如果手邊一時找不到香芹菜,香菜、薄荷也能起到去除口腔異味的作用。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這些東西嚼得時間越長越好,或者用來沏茶喝。此外,上述這幾種草本植物對消化也有好處。
4、酸奶
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喝酸奶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硫化氫含量,因為這種物質正是口腔異味的罪魁禍首。按時喝酸奶還可以阻止口腔中有害細菌的產生,這些細菌會引起牙床疾病或牙菌斑。但是,只有天然的酸奶具有這樣的功效,含糖的酸奶起不到這種效果。
5、金橘
對口臭伴胸悶食滯很有效,可取新鮮金橘5—6枚,洗淨嚼服。本方具有芳香通竅、順氣健脾的功效。
6、蜂蜜
蜂蜜1匙,溫開水1小杯沖服,每日晨起空腹即飲。蜂蜜具有潤腸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對便秘引起的口臭頗有效。
7、柚子
除酒後異味可治納少、口淡,去胃中惡氣,解酒毒,消除飲酒後口中異味,有消食健脾、芳香除臭的功效。取新鮮柚子去皮食肉,細細嚼服。
8、鹹魚頭豆腐湯
鹹魚頭味甘兼具清熱作用,而豆腐性涼,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口腔潰爛、牙齦腫痛、口臭及便秘等都甚有功效。材料:鹹魚頭1個,豆腐數塊,生薑1片。做法:洗淨所有材料,鹹魚頭斬件稍煎後與生薑同放入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用猛火滾約半小時,放入豆腐再滾20分鐘便可。
9、海帶
海帶可以消除口臭。今年研究發現,在海帶中存在著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其消臭的效果是現有口臭抑制物黃酮類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帶有消除口臭的作用。近年研究發現,海藻類植物海帶中含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其消臭的效果是現有口臭抑制物黃酮類化合物的3倍。
10、芭樂/香蕉
熱帶水果含高維生素C可維護牙齦健康。如嚴重缺乏則牙齦會變得脆弱,容易罹患疾病,出現牙齦腫脹、流血、牙齒鬆動或脫落等症狀。
預防口臭不但要從飲食上入手,還應該在日常的生活習慣上做好。
1、吃完東西就刷牙:可在工作場所準備牙刷,每天至少刷兩次牙,每次2~3分鐘。
2、刷舌苔:輕輕刷洗舌頭,移除老廢細胞、細菌和食物殘渣。使用軟毛牙刷或舌苔清洗器,盡量將舌根部位清潔乾淨,因為細菌容易聚集在舌根部位。
3、每天使用牙線:牙線使用得當,有利於清除食物殘渣和齒縫間的牙菌斑。
4、清潔假牙:如果配戴牙套、局部或全口假牙,每天至少要徹底清洗1次或依牙醫師指示清潔牙具。
5、少吃氣味強烈的食物:如洋蔥、大蒜和辣椒等氣味強烈食物,易停留在口腔裡久久不散。
6、補充足夠水分:為了保持口腔能夠分泌足夠黏液,應飲用充足的白水,而非咖啡、汽水或酒精。
7、嚼薄荷葉:吸吮糖果,刺激唾液分泌,能幫助清除食物殘渣和細菌。如果有長期口乾舌燥的問題,建議跟牙醫師或醫生討論,開立人工唾液製劑或口腔用藥,
出處:http://info.pharmacy.hc360.com/2014/07/041011515972.shtml



